■受訪人:李飛(華文出版社學術文化中心負責人)
□采訪人:張聰聰(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記者)
作為出版圈“個性”與“調性”兼備的圖書出版品牌,已成為獨特風景線。瞄準全球范圍“大傳記”的“華文全球史”,單冊碼洋平均100元、內容涉及全球范圍領域歷史、戰爭、人文,形式包括通史、專題史、回憶錄和人物傳記。該叢書關注“史源性”作品,注重整體系統性;聚焦“經典”、強調“首次”;優選頂尖學術出版機構曾經推出的作品。叢書現已上市60余個品種,成為備受關注的世界史出版品牌。
□如何闡釋品牌定位、用戶畫像、產品架構?
■世界史上升為一級學科,學術價值攀升。市場價值方面,世界史方向也有著龐大、穩定的讀者群。據數據顯示,世界史成為一級學科后該類圖書銷量增長迅速。該板塊閱讀群體較穩定的是歷史專業大學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購買量占整個銷售量的40%。隨著世界史成為一級學科、研究生擴招,閱讀群體將繼續擴大。
我們目前的戰略定位是將華文出版社建設成世界史研究出版基地之一,這意味著我們要在文獻性作品(如歷史名人回憶錄)、通史作品(如“早稻田大學日本史”全12卷)、專題史作品(如“普利策歷史獎”系列)、人物史作品(如《凱瑟琳·德美第奇:瓦盧瓦王朝最后四十五年》)、漢學作品(如清史九講、太平天國等)都深入耕耘。迄今為止,產品架構已初具規模、基本成型,時間上形成涵蓋古代史、中世紀史、現代史的大縱深,空間上形成囊括六大洲的多層次,“有所兼顧”。同時,我們集中優勢譯者、編輯力量,在日本史、英國史等板塊深入挖掘,“有所突出”。“兼顧”的目的是放眼未來,“突出”的目的是立足現實。兩者相得益彰,為華文社在該領域的長期開拓爭取時間、積蓄力量。
□團隊如何配置?有何內容打磨要訣?
市場證明,世界史的圖書競爭力主要體現在質量方面。因此,我們在選題策劃和書稿翻譯、編校質量方面下了大力氣。
策劃先行、科學選目。團隊配置相對具有優勢的策劃力量,有著超過十年對世界史源流研究的經驗,掌握了大量資料,為選書提供強大數據支撐,為決策提供完整的科學指導。
權威譯者保質量,內容為王是永恒主題。選到好書是起點,把書做好是過程。在翻譯方面,我們培養了一批來自高校的專業譯者,教授、副教授居多。他們翻譯稿件的同時,專攻固定方向,使譯稿質量得到最根本保證。經過多年發展,這些譯者已經從專業型譯者向專家型譯者轉變。比如,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副教授王晉瑞主攻斯圖亞特王朝史;南開大學博士、副教授米彥軍主攻日本史和中國史。術業有專攻,才能專家化,短期確保權威性,長期占領話語權。
專業化是不變主題。專業性、專家型編輯能夠確保世界史專業化。編輯團隊也按照術業有專攻的原則分配,有成員主攻中世紀歐洲史,有成員主攻歐洲現代史早期……需要強調的是,我們目前正在大力推薦“編譯一體化”建設。編輯和譯者要遵循一套標準,標準目前已經完全量化,具有很強的兼容性。比如,在“編譯一體化”的情形下,專有名詞是統一的。以Wellesley一詞為例,不會是A書一個譯法、B書一個譯法,而是所有書都是同一個譯法,也就是“韋爾斯利”。成千上萬的人名、地名,在“華文全球史”眾多品種中實現統一,就意味著其權威性很難替代。
□內容研發如何凸顯品牌特色?
“華文全球史”優勢有兩種,一種是比較優勢,即人有我優;一種是獨占優勢,即人無我有。這也是我們要堅持的標準。專業、優質的編譯團隊,是我們的比較優勢所在。例如,在當當網檢索“滑鐵盧”,講述滑鐵盧戰役的書有多種。乍一看,裝幀設計各有千秋、難分伯仲,我們管它叫“面子”;而內容質量則是“里子”,“里子”是根本。我們要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在世界史出版領域,國內在賣的僅此一本,沒有同類書。這就是“華文全球史”的獨占優勢,如《黑死病》《德皇威廉二世回憶錄》等。
通過技術展示功能性插圖是“華文全球史”的另一特色,該特色也是國內僅有、不可替代的。“華文全球史”是一套技術含量極高、技術壁壘高聳、大大提升世界史圖書進入門檻的叢書。功能性插圖與裝飾性插圖的區別是,前者與文字緊密相關,后者可與文字無關或者弱相關。功能性插圖涉及三方面:一是尋找并找到功能性插圖;二是修復功能性插圖;三是將功能性插圖優化到與版畫一樣精美。功能性插圖與文字結合,能賦予文字視覺的藝術,增加文字內涵。
□如何利用直播、短視頻等聯動宣傳?
每當新書上市,我們都會在微信公眾號推送新書信息,并配上購買鏈接,有一定轉化率。此外,除了同步微博宣傳外,華文社聯合歷史類大V,建立了“外國史發燒友”粉絲群,吸引不少喜愛“華文全球史”和其他外國史的讀者。同樣借助大V優勢,我們還合作策劃了轉發贈書活動,起到良好宣傳效果。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圖書銷售陣地很大程度由線下賣場轉移到網店直播等,我們也第一時間著手“華文全球史”的直播帶貨嘗試。市場營銷中心同當當、京東、天貓平臺合作,從2月到4月進行了4場直播。主題緊緊圍繞社會熱點和讀者關注點,如“鼠疫引發歐洲歷史大轉折——黑死病與兩個大洲、10個王朝、1億人口、1500年的歷史”“‘華文全球史’:前世與今生”等。下半年,華文社將針對“華文全球史”開設專屬抖音號、微信公號,打造專屬讀者陣地。
□歷史類讀物需要規避哪些“坑”?
我們現在做的是常銷書,目標是做出“不下架的經典”。心要靜下來,腳步要慢下來。戰略定力、內容為王、專業先行,這三者不可或缺,也是獲得影響力的保障。世界史是專業性極強的領域,“一詞多譯”是最深的坑之一。為了避坑,我們要求譯者在譯文中附上、附全、重復附專有名詞的英文。事實證明,這種避坑方式是行之有效的。近期,“華文全球史”還會推出《米什萊法國史(第一卷)》《維克多·雨果回憶錄》《金雀花王朝:從亨利二世到理查二世》《瑞士史》等新品。